青岛“出国打工村”最新观察

2012-04-18 07:59:37 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点击数:246



 ◆核心提示

  一个480户村民的普通小村庄,80%的村民有出国打工的经历,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因为这个原因而成了远近闻名的“出国打工村”。村里的楼房建起来了,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。然而有意思的是,“出国打工村”的年轻人逐渐放弃了这条父辈走过的致富路。其间的变迁,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岛城乃至全国近年发展的范例。

 

致富“捷径”

 

  莱西市姜山镇东岭后村里,漂亮的二层小楼一栋挨着一栋,随处可见停放在家门口车库前的小轿车,“这些小楼和小车就是我们村出国打工的产物。”该村为民服务代理员金维宾说。

  麻绳广就是该村出国打工的代表之一,在韩国打工9年的麻绳广现在是一家中韩料理店的老板。1999年,在当地一家韩资企业的介绍下,他漂洋过海来到韩国一家机械车床厂当起了工人,随后在一位同乡的介绍下进入了当地的一家餐馆里干起了厨师。在厂里一个月能拿到六七千块钱,而进入餐厅后月收入达到1万元。

  “这样的收入在国内根本找不到,出国之前,我就在莱西市区的一些酒店干厨师,一个月才800多块钱。”麻绳广告诉记者,“但看到村里从韩国回来的人都发了财,我也动了心。”

  麻绳广口中所说的“从韩国回来的人”是指村里第一批赴韩国打工的村民。1995年,一家名为富国金刚钻工具有限公司的韩资企业进驻东岭后村,当时不少村民也在这家韩资企业打工,之后,这家企业准备招聘一批村民去韩国打工,当年共有8名村民通过了该韩资企业的招聘面试,顺利拿到了签证。

  没过多久,那8名韩国打工归来的村民,在经济条件上发生了质的变化,有的在村里盖起了二层小楼,开上了小轿车,有的还去莱西市里买了房子,随后再有韩资企业来招聘,很多人主动过来要求,而近年来随着出国劳务派遣的兴起,很多村民也通过这种途径出国打工。”

  金维宾介绍,全村目前在国外打工的有127人,开始大多集中在韩国,而现在,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日本等国家都有了他们的“自己人”。大多数村民手中都有护照,不少人还获得了绿卡。

 

  没看起来那么美

 

  17年间,先后有近千人尝试了留洋路,但同时也遍尝了酸甜苦辣。

  麻绳广告诉记者:“当时出国不像现在有长时间的培训,去了之后几乎是两眼一抹黑,也碰到过那种拖欠工资、甚至恶意扣工资的老板,只能自认倒霉,当然就更不用说维权了,而且韩国还有一些就业歧视,比如在2003年之前,韩国法律是不允许汉族人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,我们只能偷偷地干。”

  “再就是孤独,尤其是有病的时候,哪怕就是个小感冒,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想家。”麻绳广告诉记者。金维宾对此也有体会,已经47岁的妻子在西班牙当地的一家华人开办的服装厂内工作了9年,月工资可以达到1300多欧元,而且已经拿到了“绿卡”,“但是只能两三年回来一次,因为飞机票太贵了。”他告诉记者。

  “在国外其实最大的困难是内心的空虚,文化生活极度匮乏,这也使得很多出国务工者迷失了自己,沾染上了不良的习气,最终挣的不少,但花的也多,很多人几乎是空着手回国的。”麻绳广对记者说。

 

  说“不”的背后

 

  谈及将来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务工,麻绳广连说:“出国务工是不可能了,送就送出去留学,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快,以前我们是没有选择的余地,那时候想当工人都是很难的事情,而现在呢,你看看我们村附近的工厂有多少?”

  据金维宾的统计,村里目前在国外务工的127人中,30岁以上的占到了68.5%,而30岁以下的则只有31.5%,“留洋打工村”的年轻人逐渐放弃了这条父辈走过的捷径。

  “其实回过头想一想,当时之所以选择出国务工这条路,就是人家韩国的总体经济情况要比国内好。”麻绳广分析说,“现在呢?和出国务工的风险及承受的困难相比,打工收入差距已经不成正比了,不少像越南这样国家的人都选择到中国来打工,美元、韩元、新加坡元对人民币又不断贬值,收入相应的不断缩水。”

  1999年麻绳广出国时,月平均收入1000多元左右,而出国第一年的收入就有6000元,是国内的5倍多,第二年从业餐饮行业的月收入就破万,达到10倍之多。而今年,一些国内企业的招工待遇都达到了3000元以上,出国的收入却依然维持在麻绳广出国时的水平,这样的差距,已不能调动众多出国务工者的出国热情了。

  据有关部门统计,近几年来,青岛每年外出务工人员一直保持在五六千人,没有出现预想的逐年高速增长的情况。与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相比,近几年出国务工人员反而有回落的趋势。(大众网)

(佚名)


标签: 出国劳务 出国劳务信息 出国打工 出国务工

行业动态»时事要闻  最新文章
行业动态»时事要闻  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