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名湘潭满哥的出国务工生活 环境舒适难解思家之苦

2014-03-25 09:27:41 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点击数:575


  长株潭资讯  随着我市“走出去”步伐的加快,出国打工的湘潭人逐年增多,如今出国打工者的足迹遍布亚、非、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他们出国务工生活究竟如何?这个群体又有哪些背后的故事?我们采访了两名有过出国打工经历的湘潭年轻人,试图从他们的描述中,记录一种身处异国的务工生活。

    工作在国外,却生活在“中国圈”

    陈斌是湘乡人,两年前,他与众多打工者一样,春节一过,便踏上南下广东务工的行程。而在2012年的春节,他的打工轨迹发生了改变。一些出国务工的亲友,揣着财富“荣归故里”,这让陈斌产生了强烈的出国打工愿望。于是,在经验人士的指引下,陈斌花费近2万元,办理了包括护照、体检、培训在内的各种出国劳务手续,在2012年夏天,最终与中地海外建设集团签下了劳务合同,给这家公司在非洲承包的援外工程做建筑工。

    见过珠三角大城市繁荣的陈斌,初到尼日利亚,完全陌生的地理环境,让他产生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感受。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、工作上的枯燥、对家人的思念,这是陈斌初到海外的生活记忆。

    虽在异国,不过和陈斌一样的出国打工者,却生活在一个“中国圈”的交际环境中。因为语言不通,加上工作方式及效率也存有差异,很多中国援外项目更愿意从国内招聘工人。“项目上基本是中国人,湖南老乡也有蛮多,不时会开展一些业余活动,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到国外的陌生感。”陈斌说。

    非洲出国务工条件究竟如何,是国内很多有着“淘金”意愿的人最为关注的问题。陈斌说,因为工程项目比重大,很多是建筑类的室外工种,因此工作条件并不一定理想。他在尼日利亚出国打工期间,甚至发生过外国务工者的安全事件。“总体来说,正规出国劳务受双方国家保护,况且有当地武装进行安全保卫,我们不担心安全问题。”陈斌说。

    尽管建筑类劳动比较辛苦,但每个月相当于人民币近万元的工资,还是让出国务工者们安心踏实工作。“所有国内节日,甚至国外的圣诞节都会有补贴。”陈斌说,正因为待遇福利不错,很少出现出国劳务人员不满合同期就回国。

    工作环境舒适,但难解思家之苦

    2008年,正处于而立之年的吴松,在朋友的推介下,去德国做了4年的厨师,并于2012年回国。说起去德国的这段人生经历,他说:“证件上盖满了各种章。然后坐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,飞了12个小时,到达德国南部慕尼黑,一路所见全是新鲜事物。”

    吴松当时签约了一家华侨开的酒店。他说自己虽然只是职高毕业,但这份工作对语言要求不高,能说些简单的日常交际英语,就基本满足工作需要,更高的要求在厨艺方面。当时,湘厨在德国已经形成一定影响,在德国打工的中国厨师中,湖南人占到三分之一,有近千人。

    “尽管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,导致德国中餐馆厨师就业受到冲击,但湘厨在那边找工作不是很难。”吴松介绍,经验丰富的厨师月收入2万元很普遍。这样的收入跟国内比起来的确可观,而同样的工作,德国本国人薪资水平却是这个数的两倍以上。

    “和非洲比起来,欧洲的工作环境、生活品质好很多。但跟国内比,德国的生活节奏快,有时工作时间较长,最主要的是生活上需要适应。”吴松说,出国务工都要经历背井离乡、饮食不习惯的磨合期。为了缓解思家之情,他几乎每天给家里打越洋电话,这也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。通话的内容,大多是问问家里的近况、描述国外的见闻。

    4年的德国生活,让吴松感慨、收获颇多,尤其是德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令他惊叹,受到影响的他,甚至改变了原有的一些不良习惯。“一进地铁,所有人自动熄烟;有些扰民行为,可能会引发报警。”吴松说。

    2012年,出国劳务合同到期后,吴松没有选择续签留德工作。“尽管收入及工作环境都理想,但不能远离家庭太久。”归国后,吴松利用在德出国务工的积蓄及学到的技能,开了一家小型饭店,空闲时还去大型酒店做兼职,收入很可观。


 

(佚名)


标签: 出国劳务 出国劳务信息 出国打工 出国务工 湘潭 海外生活

国外常识»海外生活  最新文章
国外常识»海外生活  热门阅读